Note
- 作者: Hanoist
- 日期: 2023-08-13 11:45:14
语文¶
首先,我相信每一个人一定都经历过初中背各种答题模板的时期,也都经历过高中要求分点答题的不适应。这就是语文的矛盾之处,整套语文卷除了作文以外的部分都是理解和赏析,即便理解的内容相近,分析的逻辑顺序和切入点也不见得相同,所以赏析完全是一个因人而异的过程,并不存在一个标准答案能够完全限制住考生自己的发挥。况且就算学校老师阅卷的时候自己看过文章做过题,我们也很难确定阅高考卷的研究生们是怎么阅卷的——如果他们没有做过题,就拿着一张答案开始阅卷,那简直是一场灾难,或者说是对文学本身的亵渎。
因此在探讨如何赏析的时候,我内心也颇为纠结。我在初中时期语文学习无比死板,水平也很低,到了高中之后则完全颠覆了过去的打法滑到了另一个极端,结果成绩虽然大部分不算低但是也忽上忽下(我的高考语文显然就忽的很下)。赏析就是赏析,如何赏析的切入点才是最重要的,比如结构内容中心手法,比如情节人物环境,这些是需要记住的,此外的一切都应该交给自己读文章的感觉。模板的作用是给那些不能感受到作用,或者虽知而不能言的同学用的。比如三种人称的作用,一方面其实你自己看几篇文章就能感觉到确实是这么回事,没有背就记住了;另一方面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目的,不同的第一人称读起来感觉也各不相同,如果像背字典那样背常见中又夹杂一大堆偏门的东西,那是纯粹浪费脑力。我自己也得承认,这种做法确实是有些激进,好在大家的脑子里都会多少带一点初中时期记过的修辞手法答题模板,这些东西放在高中也基本够用了。至于如何分点,这就是一个附加的技术问题了,得看你对考试评分是否足够了解。总之赏析确实是一个需要找手感、找语感、和命题人斗智斗勇的过程,可以用一些记忆去辅助,但是最终必须得有足够的赏析能力。文科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也许没准哪一天突然就莫名开窍了——所以无论多忙也不要鸽语文作业。
语言应用是一个比较神奇的存在,它的题目量不算多,做的也快,但是确实很容易出大问题。这个部分赏析的成分少而知识点多,花样百出还需要记忆不少东西。但是每个人都是说了十几年汉语的人,语感绝对够强,加之大部分高三会系统性总结一遍,前期只需要对自己做的实在太差的常见题型去练习就行了。
至于背诵默写,这六分应该是整个语文卷需要语文素养最低的六分,这些课文根据个人情况考虑是按天还是按周均摊一下,分出合适的时间背完就行了。此外鉴于是理解性默写,至少理解一遍文意是很有必要的。理解性默写一般不在理解上设难题,如果遇到难处,就看看审题是不是出了问题,如果还是不行,可以记一点特例,反正不会很多。连背诵默写分数都拿不到的人不见得语文素养低,也不见得成绩多差,但是这个人学习语文的态度上必然是非常差劲的,我认为这种人不会有好结果。
至于写作,说实话这是我的死穴。应试教育的写作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尴尬的东西,它要求我们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和字数内(尤其是后者)完成输出。作文的衡量标准无非是逻辑和文采,在这样短的空间内逻辑水平基本也就是快餐,不是时评文很难有什么完整的逻辑和深度分析,况且为了不跑题也不会建议作深度分析。所以逻辑往往是只要有就可以,更高层次的逻辑思维在加分的权重上明显不如文采和强大的事例积累。这就会产生一些滑稽的现象,你可以看到逻辑上把自己的二元论或者一边倒硬说成辩证的作文,可以看到一些说了很多事例,但是讲的都不怎么对,分析也比较草率,一看就是没有认真了解过内容的作文,然而这些华而不实的垃圾就是能得五十多分,更尴尬的是,我们连制造一团华而不实的垃圾的能力都没有,只能仰望这些所谓语文大佬恰分。写一篇漂亮的作文需要的是多方面的长期积累,我高中直到毕业都觉得自己不是写不好高中作文,而是完全不会写,没找到手感。事实上,45分的作文到47分的作文或许差距还不算很大,但是47分到49以至于50分就是质变。一篇苟且偷生的垃圾作文和一篇完成度高、颇有文采、积累扎实的作文分差大多数时候也就不超过四分,少数时候能差到七八分,然而这些巨大差距只需要多对一两道选择、赏析的时候多写几个点就能在分数上拉回来,如果算上别的科目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作文确实是一个非常畸形的存在,我个人在高中对待作文基本就是开摆的态度,老师让我写我就写,不需要我写我就不练。这种态度功利不说,也不太科学,但是确实说明了作文的地位是尴尬的,至少在赏析和语言应用的功底不够深或者自己本来也不咋会写作文的时候在作文上硬拼是非常没有效率的行为。我的意见是高中作文应该以想明白到底怎么写,得到一个比较稳定的分数为主,高中语文更关键的问题还是怎么做好赏析,以及客观题尽可能少丢分。
学习语文整体上应该是快乐的,语文考试整体上除了作文应该是比较轻松的(至少不像数学物理那样)。语文的学习当中虽然有论说类文本和一些抓细节的客观题是纯理性纯严谨的,但是语文整体需要的是一种感性的状态,所以拿语文学习这种很特别的体验当作一种调剂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