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Note

  • 作者: zcxxn
  • 日期: 2024-06-10 21:48:14

综述

所谓学习,可能技巧层面的东西并不是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归根到底还是上课看书做题。提高成绩的不二法门就是卷,我这里的卷仅指与自己的平常状态相比,花费更长的时间在学习上。可能在做题的过程中看起来学习水平依然原地踏步,但是要有做的题在考试一定会返现的信心,虽然返现的不一定是你努力的学科。比如我高三曾有两次出现坚持认真学习的状态,每次为期半个月,每次都提高了 40 名。当然如果你的成绩是前四十名,你就无法有这么多的提升空间,但请相信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当然,这也是一个思辨,学是根本,但如果明确一些学习方法或许可以事半功倍。

速成?

OI 是脱产时间最长的竞赛,每一位回归文化课的竞赛生大概都会有速成的想法,我个人是没有成功。学习其实是深度乘以广度,想要快速拓展广度就注定难以学习得深入。每天对着一本书一本练习册固然可以在几天之内“学习”完一本书的内容,但过几天你再回顾会发现大概率和没学差不多,而且每一节的分散学习也难以使选手解决综合性题目,刷大量综合性题目时间成本又过高,违背了“速成”的初衷。我曾在高二短暂地学习过半个月文化课,就是沉迷赶进度,后来很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因为前面赶的基础不牢,缺乏前置知识,导致后面的学习更加吃力。

所以我建议高三回来直接跟一轮复习,一方面学习内容与阶段性考试内容一致,另一方面版块学习时长大致与难度正相关,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吸收。但需要注意,一般一轮复习会在高二下学期开始,基本会讲完高三开学考的内容,所以国赛选手在暑假更应该着重学习这些内容,具体以考试范围为准。

不过一轮复习似乎广泛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到了高三上期末讲不完,于是开始赶进度。这个时期显然对竞赛生很不友好,要做好不得不赶进度的准备,或者可以未雨绸缪提前学习物理、生物选修三,尤其是物理前置知识相对比较少,容易上手。

拒绝盲目

选手倾向于使用两种方式缓解自己的焦虑:报班和买练习册。

先说报课外班。我并没有参加任何课外班,倒不是我认为自己全都能学会,更多是单纯的懒。赶进度期间其实更建议先自己尝试,因为 OI 选手的自学能力普遍是比较强的,而一对一之外的课外班又一般不够契合竞赛生的需求。难以解决的问题一可以询问作业帮和 B 站,二可以询问同学,三可以询问学校老师,实在是缺漏太多再报班也不迟。我的同学中便出现了买十节网课而直到高考都没点开的现象,事后本人评价“不如充游戏”。所以报课要从自己的需求出发,不盲目跟风。

然后是买练习册。我也很喜欢买练习册来表达学习的决心,最后买了而没写、买了而基本没写的占很大比例。尤其市面上新卷层出不穷,周围同学买的又多种多样,这种环境下很容易形成盲目购买的风气。练习册类个人推荐高考必刷小题和天星试题调研,高考必刷题如果你能写完学校的全品也可以买;试卷类公认天星质量优于高考快递及必刷卷;高考真题分类学校起码会发语数,没发的学科可以买悟真题;高考套卷学校一定会统一发,到最后你甚至可以像我一样靠回收同学们买多的真题生存。

权威资料

临近高考老师一定会让你从两处出发备考:教材和高考真题。

虽然教材在最后阶段的确可以帮助查缺补漏,但是奇妙的是它似乎难以让不会的学生变得会。在补知识点阶段更建议看学霸笔记、教材划重点等更全面的教辅书籍,抄笔记的话要考虑花费的时间成本。“专家在命题组里没事就翻教材。”做了一定量的高考真题后,你的确会发现很多真题就来自教材,但如果你没做过题你大概率难以注意到教材的那些细枝末节。故而建议不要急着翻教材。

近年真题是有限资源,建议不要在打基础阶段大量刷真题造成浪费。比如学校大概会在高三五月开始发英语真题,我在此时第一次做可以检测我当前的水平,而有的同学对真题答案早已倒背如流,做题变成了默写。我个人不是很认同后者的做法。感觉从高三寒假开始分类做高考题是较为合适的,更为具体的后面会说。

高一高二

我曾经企图在高三用高一高二的练习册打基础,分课的练习当然比一轮的综合更基础,问题是做不完。但是在学习有机化学之类系统性强感觉一下子学太不明白的东西的时候,做题帮等练习册可以有效帮助记忆,可以考虑选择性完成。

你可能会做到一些高一高二的阶段性考试试题,发现自己的基础知识一塌糊涂。其实高一高二的考试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考的少所以考的细,而高考每个部分的题目都不是很多,且需要考虑避免偏难怪,对于太过细致的东西要求就会变宽松。就像一个人做得好一套全是遗传的生物卷不代表他能考好只有两道遗传的高考生物,低年级的试卷和高考契合度注定不高。所以不要为自己反而不会做低年级的题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