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
- 作者: zcxxn
- 日期: 2024-06-10 21:48:14
模考¶
你可能非常关心模考所得到的三位数或两位数或一位数的排名,但它其实和 OI 的模拟赛本质相同,模拟和正赛的 perf 有关系,但没有必然关系。
老师说模考和高考相似度不超过 20%,这是有道理的。高三上学期基本连范围都与高考不同,下学期开始先倾向于追求难度,往往得一科者得天下,后来追求查缺补漏,普及不常见考点;批卷更是千奇百怪,校内批卷倾向于大锅饭,跑题作文也不会被区分下去很多,联考批卷倾向于随机得分,错了给满分或者对了不给分都是家常便饭。举一些例子,我参加的某次考试强基班有近一半学生生物原始分不及格,21 届某模考前十与高考前十重合多达 0 个人。这样的考试排名也就难免有很多摇骰子的成分在里面。
虽然这样,但折磨的是你并不知道自己未来的正赛考的怎么样,所以只能以模拟为依据,认真对待模考。所谓高三十模就像马拉松前面那棵树,盯着树跑就远没有盯着终点跑那么难熬。除去摇骰子成分也总有一些是自己确实存在的问题,要抓住核心问题在知识及非知识层面进行完善。
非知识层面,即非智力因素丢分,是每个人无可避免的。大家公认如果某次考试找不到非智力因素丢分,那么这次排名基本就远高于平时了。有一些能显著减少会而不对情况的良好习惯,比如读题圈画、理科看见 A 就想选或者有条件没用上时重新读题、彩色笔标注立体几何中相等线段等。还有如何避免看着 B 选 C、涂错抄错卡等小概率事件,都需要在一次一次模考中去摸索。道阻且长。
此外,不假定自己的优势劣势。竞赛生落下进度看似处于劣势,其实它也给了你不会得理直气壮的理由。在一开始抱着这个心态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高三开学我以刚学会给一个函数求导的水平去考数学,后面的题都理所当然地只写第一问,最终因为数学难,我单科排名前 50;下一次我便假定自己应该非常擅长数学,结果数学还是很难,我因实际与我对自己擅长数学的设定不符而慌张,单科排名跌破 200。所谓高考优势学科反而拖了后腿,一定程度上可能也与这种假设心理有关,要在平时就注意避免。
另外,虽然平时提前五分钟发卷后大部分老师都不会管你提前答卷,收卷时大部分善良的同学都会等你写完再收,但请严格要求自己在规定时间内答题。开考前五分钟先看什么是一门学问,需要自己摸索出经验;高考收卷时似乎理论上是铃响完还动笔为违纪,但你也一定不想承担因抢一两秒而被举报的风险。模考时养成良好习惯,高考时才能应对自如。
关于赋分,DL24 的生物在全省的竞争力的确不如化学,平时可能年级十名左右也只有 94 分,但高考一般会高一点。有人说“高考到最后所有人赋分都差不多,所以不用学。”这话基本正确,因为同分段选手之间赋分的确相差不大,而且平时赋分大概会把我和化生高分选手的分差缩小 20 分,怎么看都是化生分低的比较占便宜。如果数物差当然应该先重点学数物,但是也不能完全不学化生,毕竟在这上面翻车的概率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