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Note

  • 作者: zcxxn
  • 日期: 2024-06-10 21:48:14

赛时

老师会在离校的前一天进行事无巨细的叮嘱,但你应该等不到那一天就会开始着急。考场上遇到的小事有的老师也不会提及。所以我提前说一说。

常见问题的解答:不让自带任何垫板(透明也不行),不让携带有计算功能的尺子;每场考试随机座位,会发一个类似中考的硬纸壳作为垫板;理论上纸巾最好拆掉包装带进去,实际上大概率没人管。

答题卡设计可能和平时考试不一样,我们的答题卡会随机缺一个角,大概是为了保证收的答题卡方向一致。听说 23 届语文选择题是直接写 ABCD,我们这届是涂卡;我们的作文一行 16 格,使 800 字标记提前到第二列,导致我这种一直只写 800 字的为了显得有话说,不得不写 900 字拐到第三列;英语可能写字的红线离边框黑线特别近,正常写 g 等字母会出界。 这些都是细枝末节,但考场上一旦因这些方面而纠结,就会影响到选手的心态。希望这些我自己纠结过的细节能提示后人。

不要企图在高考养成平时没养成的习惯。比如我做题喜欢翘二郎腿,高考因为桌子反过来空间受限,我便想着顺便端正坐姿,结果越考越难受,犹豫许久,最后在答卷过程中停笔屈服于曾经的坐姿,终于可以舒服答卷了。在高考时突然“思维严谨”,因为一些主观的偏颇思考而判定对错更是不可取的。好的做题习惯与答题思维应在平时养成,如果平时没有养成那么高考就不要尝试养成了。

把控做题时间。平时考试很多人习惯性参考旁边人的进度,因为这的确有助于把握试卷难度及做题进度,毕竟前后左右都是 DL24 的学生。但高考理科很难按安道波标准出卷,于是模考把控的时间很可能不适用于高考,且周围脸不熟的人很多都不会把答题卡翻到背面,自然不能以他们为参考。这时只能以自己为标准,不管比平时快多少都始终抓紧时间,才能使时间利用效率最大化。文科又不同,语文作文可能存在上面所说的因为答题卡格式而不得不多写的情况,英语作文老师和家长一定会千叮万嘱好好写字,你也一定想写好,但你一定不要只想着好好写字,先保证答完卷再说。这听起来可能有些蠢,但我和我的朋友的确都出现了这个问题,因为过于认真对待高考卷,开始精雕细琢后面急急急,呈现出的作文整体质量反而可能不如平时。

学会放弃。我在最后十分钟放弃了做出数学和物理的最后一题最后一问,只把自己会的过程都写出来,就回到了前面检查。我没有因检查而多得任何分数,但我认为这是我做的非常明智的决定。越是到最后越容易头脑发热,不想承认自己真的不会,幻想再过两分钟自己就会灵感迸发,就容易倾向于死磕到最后一刻。我当时非常怕前面简单选择会随机爆掉一道,相当于最后一题白做,结果幸运的是,我物理选择的确犯了非常弱智的错误,但两个错误负负得正得到了正确的选项。但我们不能以概率来做赌注,如果我没有恰好负负得正,我的放弃所拯救的分数会远大于我继续做最后一题得到的分数。我最终得到了中规中矩的数物成绩,也并没有因此影响总分。

考试三天内尽量断网。高考是一件社会关注度非常高的事情,大家都在说高考加油,但网上很多人的真实做法又似乎与这个口号背道而驰。不参加高考的人都急着想看见真题,部分参加高考的人急着想知道答案,于是网上答案满天飞,但正确率怎样完全随机。2024 辽宁卷物理初代答案单选题只对了前两道,如果在考试期间看了就很可能受到影响。还可能有一些不确定的知识点,上网一搜一定能找到答案,最好也不要搜,开始可能心里还在纠结,但再考一场就忘了。线下尽量避免与过多同学交流,众所周知高考的基本礼貌是不主动对同届同一套卷的考生提及试题相关内容,但人一多就不能保证大家都礼貌,可能听到自己的错题就会被干扰。总之应避免不必要交流,尽可能保证自己在最后一科结束前不知道任何答案。